粤北数字思政课程资源平台《通信原理》

BPSK调制的时域波形与频谱交互演示系统

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

粤北红色通信精神

在革命战争年代,粤北地区的通信兵克服艰难条件,保障了信息的有效传递。他们的奉献精神与今天的通信原理一脉相承,体现了信息传输在历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。学习BPSK调制技术,也是对革命先辈通信智慧的一种传承。

01011010

NRZ码时域波形

载波时域波形

BPSK调制时域波形

BPSK频谱

BPSK调制原理总结

1. NRZ码生成:随机生成了8位二进制码(如上所示),高电平代表"1",低电平代表"0"。

2. 载波生成:采用正弦波作为载波,频率为码元速率的4倍。

3. BPSK调制规则:当NRZ码为"1"时,BPSK输出与载波同相;当NRZ码为"0"时,BPSK输出与载波反相(相位差180°)。

4. 频谱特性:BPSK调制将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附近,形成双旁瓣结构,主瓣宽度为2倍码元速率。

5. 思政启示:如同革命年代通信兵需要准确传递信息,现代通信也需要精确的调制技术。BPSK调制的相位变化体现了在困难条件下保持信息准确传递的革命精神。